闲置厂房变成了增收“宝地”,优势资源变成了城市“名片”,停滞项目变成了产业“高地”。近年来,银川市国资委指导国有企业抢抓政策红利期,促进存量资产盘活和低效无效资产处置,综合采用产权转让、招商引资、存量改扩建、出租出售等方式,盘活存量,带动增量,多措并举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银川市对包括国有企业闲置的土地、房屋建筑物、设施设备、低效无效项目资产等178项43.57亿元资产进行梳理汇总,实施国有资产盘活工作。已盘活各类国有资产近18亿元,有效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购买经营权 打造文旅IP
银川人的“小口子”变成全国人的滚钟口
赴一场滚钟口“日出之约”,是2024年宁夏旅游“十大热词”之一。
“以前有游客反映,20年前来滚钟口和20年后再来,都是一个样儿,身上揣了200块钱,在景区花不出去,除了爬山、观景,没有其他活动。”12月18日,滚钟口景区市场部部长宿祎说。
见到宿祎时,她刚结束景区筹备的广告拍摄,脸上还带着妆。这是景区开发的新业态——汉服旅拍,员工们纷纷上阵,化身古人亲自为景区“代言”。
今年1月,银川文旅集团以2210万元购买滚钟口景区10年经营权,仅用26名员工便接手运营管理了景区。
“刚开始,我们日夜观察,发现景区没有完整的服务理念,不具备系统化、品牌化的发展思路。”银川文旅集团滚钟口景区总经理齐云霞介绍,运营过程中,借着一场效果不错的西北五省(区)联动看日出活动,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滚钟口观日出活动声名大噪,迅速出圈,银川文旅集团又结合景区特色,打造了滚钟口“日出之约”这一标识性强的特色文旅IP。
“看,那里就是笔架峰。游客们夜爬登顶,将在那里迎接朝阳。”在山间小道,宿祎指着远处的山峰说。
今年6月9日,5000余人分别登上笔架峰、莲花山,共赴一场“日出之约”。“每次日出登山活动,我们的工作人员都会跟着一起上,为游客提供服务保障。”齐云霞介绍。今年截至目前,滚钟口“日出之约”共举办25期,累计有10万余人次参与。
为丰富游客体验,活动还融入了山顶音乐、歌曲大联唱等内容,创新性地推出日出+音乐、舞蹈、脱口秀、电音等多元融合的独特活动,通过新产品体验、新服务品质,激发了游客的消费需求及欲望。同时还通过给游客发放荧光手环、定制徽章、推出特色茶饮、在登山线路中设置多处拍照打卡点等,让游客置身其中、享受其中。
种植于1780年的“宁夏第一槐”,就在景区中,层层叠叠的祈福红丝带系在旁边的草亭里。“这里原先只是一个草亭,我们接手以后增加了一系列装饰,成为一处民俗文化打卡地。我们还对景区的古树名木、景点进行梳理,增设了简介指示牌,让游客能从中了解历史背景。”宿祎介绍。
在半山腰不同位置还建了“山隐”“山风予月”“山野里”3处“山”系列休闲特色主题馆,不仅可以让游客在观赏日出后歇歇脚,而且根据季节变化推出红酒、围炉煮茶、水果冰桶、山泉火锅等,满足游客需求。
截至目前,滚钟口景区已接待游客38.6万人次,除去3、4月免门票时段,收入超过800万元。而在2024年之前,其客流量常年保持在17万人次,收入约370万元。“银川人爱来的‘小口子’,现在变成了全国人的滚钟口。”齐云霞说。
![图片](//29548566.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076puwYojPvogwIwgAY4gAM.jpg)
![图片](//29548566.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076puwYo0LnflwIwgAY4gAQ.jpg)
![图片](//29548566.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076puwYo8LiEzgUwgAY4ngQ.jpg)
![图片](//29548566.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076puwYolcPZsgUwgAY4sAM.jpg)
![图片](//29548566.s21i.faiusr.com/4/ABUIABAEGAAg076puwYo9PT5BTDXBDhJ.png)
引进龙头企业 激活闲置厂房
“蒙尘”项目涅槃重生将成经济新引擎
银川市在盘活闲置资产时,加大国有资本在新能源、新材料、算力、低空经济等方面的资源配置力度,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注重引进龙头企业。
厂房建设一半停工,数百台聚合设备、纺丝设备、卷绕设备在黑暗中“吃灰”,银川市滨河新区氨纶纤维项目已“蒙尘”7年,正蠢蠢欲动等待“重见天日”。今年,银川市引入氨纶行业巨头美国莱卡公司作为战略合作方,与银川金融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合资企业——莱卡纤维(银川)有限公司,依托银川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建立氨纶纤维生产线。
在项目现场,工人们焊接、穿电缆、装吊顶,各司其职抢抓项目冬季施工。“今年购买了项目1、4车间所有资产,7月施工进场。截至目前,续建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负责项目运营的银川盛融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杰介绍,计划明年4月底进入设备调试阶段,6月投料试生产,预计实现年产值10亿元,每年可增加地方各类税收1亿元,解决就业300—500人。
“2021年起,我们开始陆续尝试对接投资方,得益于莱卡公司优质的产品质量、技术、平台,以及银川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中国氨纶谷’的品牌效应,项目建成后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全球最大的高性能纤维生产基地。”王杰说。
美国莱卡公司的巨幅宣传照上,骑行、奔跑、练习瑜伽者身着舒适的莱卡面料衣服,充满活力,银川市滨河新区氨纶纤维项目将像运动者一样迸发新活力。
苏银产业园、银川综保区6万平方米的闲置厂房也被激活,正进行银川算力产业园改扩建项目,准备打造“算力之都”。
智慧银川大数据中心项目(二期)自2017年停工后,今年因银川市产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银川算力产业园项目的顺利实施,得以重新启动。在智慧银川大数据中心项目(二期)盘活改建暨银川算力产业园项目(一期)3号楼机房的一个样板间里,96个机柜底座已安装完毕,它将作为标准被复制到更多空间。
“今年我们盘活智慧银川大数据中心项目(二期),进行原有资产购置、原有设施升级加固改造、电力设施和空调设施采购等,8月进场施工。”银川市产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敬兴介绍,目前公司已经与中国移动银川分公司、中国联通银川分公司等达成框架协议,并于11月与九川电子科技、科大讯飞等成立算力运营公司,开展实质性合作。该项目将在年底前完成土建、基电建设,预计明年5月交付使用。
![图片](//29548566.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076puwYo3cCJ3QUwgAY4swQ.jpg)
![图片](//29548566.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076puwYo5L_swgYwgAY4uQQ.jpg)
![图片](//29548566.s21i.faiusr.com/4/ABUIABAEGAAg076puwYo9PT5BTDXBDhJ.png)
化解历史问题 加大资产处置
企业“瘦身健体”实现保值增值
在盘活国有资产过程中,银川市在摸清底数、优化资产、解决遗留问题、资产处置方面同向发力,推动企业“瘦身健体”,实现保值增值,并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组织企业全面梳理各类存量资产资源,分门别类建台账。设立银川市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平台,实现对企业资产情况“一屏总览”、运行状况“一网监管”、数据信息“一键查询”、管理动态“一体联动”,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国企管理运行体制的变革重塑。
同时化解历史问题,确保“产权明”。以存量资产确权登记为突破口,采取“整体推进、重点攻坚、容缺办理”的方式,2023年至今,新确权办理国有房屋土地产权证500余处,总价值约50亿元,为资产盘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大资产处置,确保“价值增”。指导企业依法依规在产权交易机构公开挂牌出让依法合规处置的各类资产,成功处置原闽宁仓储物流中心项目约36亩闲置土地,实现资产增值130万元。2023年以来已处置车辆、厂房、土地、股权等资产1.3亿余元,较评估价增值500万余元,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 新消息报记者 裴艳 见习记者 杨月儿/文
见习记者 孙郑涛 马霄鹏 图/视频)